|
|
|
|
发布时间:2009.06.17 新闻来源:www.taiyangneng51.com 浏览次数: |
|
中小企业执牛耳太阳能热水器市场
家电下乡第三轮大规模招标中,太阳能热水器在众多家电产品中最为引人注目。 与参加彩电、空调、计算机、微波炉等家电产品投标的20余家企业相比,参与太阳能热水器投标的企业多达200家,数量占据绝对优势,而这些企业仅占国内太阳能热水器制造企业数量的3%。 最近,这一集聚了数千家中小企业的行业开始被一些人诟病。 进入门槛低 利润丰厚 太阳能光热产业作为我国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领域,与其他新能源产业相比,技术相对成熟,原件热转化效率高,产品配件集成化程度高,生产设备相对简单。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花几万元购买一套设备,购进一些零部件,经过简单的培训,在家里就可以生产太阳能热水器。 某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的经理邹华告诉记者,由于我国对于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未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也不需要通过中国强制认证(3C),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太阳能热水器产品质量的相关国家标准,但所有太阳能热水器并不需要单独检测,只要企业按照国家标准生产,自主承诺保障产品质量,就可以上市销售。 由于进入门槛低,目前国内市场产生了大量太阳能热水器制造设备。记者在百度搜索“太阳能热水器设备”,搜出了156万个网页。一家专业从事家电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现在全国从事太阳能热水器制造的企业达5000多家。 相比其他家电产品不足10%的平均利润率,太阳能热水器的利润率高达50%,这被业内视为家电行业的最后一块“利润奶酪”。 北京的赵先生就是该产业的一个受益者。一个偶然的机会,赋闲在家的赵先生投资几万元在北京郊区租用厂房,开始生产太阳能热水器。令赵先生没有想到的是,短短两年时间,他的小工厂竟然实现了近百万元的盈利。 正是看到这一行业的高利润,近年来海尔、美的、美菱、荣事达等一批家电企业纷纷转向太阳能热水器的研发和生产。 产业短期不会整合 按照产业发展规律,一个产业从混乱到成熟需要几家大型企业作为“领头羊”进行洗牌。可是,对于目前的太阳能光热产业来说,一些所谓大企业的整体实力还并不是很强,难以全面掌控对全国市场的网络覆盖和布局。特别是对于太阳能热水器这样一个涉及专业设计与安装的产品,企业在销售服务网络建设和投入上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一方面由于太阳能热水器产品型号与规格多,并不适合大规模批量生产;另一方面,由于售后安装直接决定产品的市场销售,给许多中小型太阳能热水器制造企业提供了存活空间。 据了解,一些小企业一年只需销售几千套太阳能热水器就可以存活;而许多大企业在全国市场的网络覆盖率还不足80%,对于乡镇一级的网络覆盖率基本为零。 基于此,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理事长罗振涛表示,要依靠大企业的快速发展和扩张,推动和净化整个太阳能光热产业的竞争秩序,短期来看难以实现,中小企业有其存在的充分理由。 记者另外了解到,一些小型太阳能热水器制造企业在农村市场的销售方式十分灵活,也促使中小企业主导了整个市场。 刘江是河北涿州的一位农民,他想买一套太阳能热水器,可最近手头现金紧张,让他犯了难。这时,一家小型太阳能热水器制造企业找到了他,表示先付一部分钱就可以取走热水器,等秋后可以拿收获的粮食折价,此举让刘江满心欢喜地购买了太阳能热水器。 由于太阳能热水器的主要市场在农村,相对灵活的销售服务模式,让中小企业占尽了先机。 此外,品牌效应在农村市场也并不明显。做过该行业营销策划的周礼告诉记者:“在农村市场,消费者对所谓的大品牌并不十分认可,是价格在引领销售,小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占据了上风。” 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太阳能光热产业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首先,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太阳能热水器的品牌数量远远多于企业数量,很多品牌就是同出一门的“亲兄弟”,如“皇明”与“亿家能”都是黄鸣的品牌,“太阳雨”与“四季沐歌”则均由徐新建创建,“普乐”与“京大阳光”同属于江苏普乐的王小平,有的民营企业拥有5个甚至更多的品牌,这种企业运作方式,给监管增加了难度。 周礼说:“多品牌运作可以使企业在市场营销层面,对高中低端的消费群进行全面覆盖,解决单一品牌定位尴尬的问题。通过多公司运营,则使企业规避了市场风险,一旦某一公司和某种品牌发展遭遇困难,就可以进行资产转移等处理,但这时监管却成了大难题。” 其次,太阳能光热产业的监管层也需要理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太阳能光热产业监管很混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太阳能协会、太阳能热利用协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部门,都出台了关于太阳能热水器的政策法规,缺乏统一协调。” 由于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行业权威部门来统计太阳能热水器的销售规模、企业数量等第一手精准信息,在监管的隶属关系上也并不明晰,尽快出台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标准,明确监管关系成为业内许多企业的一致呼声。 可以预见,今后几年太阳能光热产业的竞争将非常激烈,行业龙头企业与众多中小企业将主要在农村市场展开一场艰苦的拉锯战。同时,通过竞争,行业治理结构也将更加完善。
更多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