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万言书:保护消费者才是最重要的(三)
——致《现代快报》总编辑的一封公开信,恳请大家一起说出真相,不要玩“躲猫猫”游戏。
三:贵报2009年4月9日报道中提到的问题的回答(第B14版。大标题为《谁来成就太阳能品牌的“一米阳光”》
3.1:小标题《原因 消费需求锁定低价 就认熟人不认品牌》中指出:“但太阳能产品和其他家电产品不同,城市居民对太阳能的使用受到了实际居住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极大地影响了太阳能的城市化进程,所以太阳能热水器不得不到农村找市场;而农村消费者又很少到城市家电卖场来购物,所以太阳能热水器也就只能“龟缩”在大型家电卖场的角落。
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1、到目前为止,太阳能产品的消费群体依然主要是城镇居民。起码皇明集团的产品80%都销售到城镇了。至于居住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可能是记者同志不太了解现在的太阳能的产品,现在的产品已经可以全面满足中、高、低层建筑物的应用了。
2、本文中说:“所以太阳能热水器也就只能“龟缩”在大型家电卖场的角落。” 我的确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在家电卖场中,什么样是“龟缩”,什么样不是“龟缩”?我个人感觉新闻和小说还是有明显的区别吧,是不是新闻一定要大量使用形容词?或者在使用形容词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客观性和准确性?
3.2:小标题《影响 品牌认知度低 售后情况复杂》本文中指出:“能脱口报出太阳能行业中知名品牌的人很少,经过20年的发展,一个绿色环保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却不过10%左右!”
总编辑先生,我真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1、我看来的确需要问一下中央电视台以及全国我们投放过广告的媒体,数年来我们花了这么多的钱打广告,为什么知道我们品牌的人这么少?包括您领导的媒体我们也投放了不少的广告,为什么也没有人知道我们的品牌呢?仅仅是皇明太阳能集团自己印发的《太阳能科普报》就累积高达3亿份,不知道为什么不像贵报所报道的没有人知道我们的品牌。我保留向所有和我们合作过的广告公司以及媒体进行索赔的权利,为什么大家说的天花乱坠的品牌推广成就以及大到惊人的发行量在市场上起不到任何宣传作用?
另外,在贵报眼里,皇明和全中国太阳能行业从业人员、全国媒体,以及社会各界包括政府,近二十年来,所做的太阳能科普工作竟然没有作用!
同时,我建议贵报联合其他媒体,针对太阳能产业,搞一次街头实地现场品牌调查(您指定地点,最好是贵报提到的中心城市。),看看到底让谁大跌眼镜?
2、绿色环保产品的市场占有率10%的问题真的该问全世界的政府国际组织,还有产业和学术组织(占有率低这可是全世界所有的节能环保会议的重要议题,我倒真希望我每次参加类似会议都带上您,您可以问问他们。),我也希望占有率更大。
3.3:和上一个问题在同一部分指出:“据一些经销商反映,太阳能企业在与他们签订经销合同后,完全没有对他们安装人员和维修人员的专门培训,这样的服务质量也就可想而知。”
总编辑先生,我对这样的新闻表达基本无语了。我想知道是一个企业还是所有的企业都是这样?我还是简单的说说我们企业的情况吧。
皇明从自身和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采用了“变招聘为招生,变招生为慈善”的策略,打造行业的“黄埔军校”,通过建设完善的中职、高职、大专、本科等,建立人才的蓄水池,为自己和行业输送太阳能专业人才,用好用的人才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皇明集团现拥有专业人才教育培养的“三院一中心” (含皇明商学院、皇明工程技术学院、皇明太阳能职业中专和集团教育培训中心),现整个“三院一中心”及和各大院校合作的太阳能班,在校学生10000多人,包括皇明商学院的企业学员和职业经理人学员,皇明工程技术学院大、中专学生、合作办学高校皇明班学生,在读的销售店长及专业的销售员,节能建筑设计师、技术研发设计师等。目前集团投入极大资金支持,完善各类基础学科与实践教学设施,另有7个生产厂、上万个专营店的实训基地等。
总编辑先生,可以向我们行业的任何人,包括我的竞争对手询问:太阳能黄埔军校是哪里?太阳能产业教父是谁?都会有人准确无误地告诉你答案。
3.4:记者调查发现,皇明太阳能产品进的卖场最多,比如在南京新街口的家电卖场买皇明产品,主城区消费者可以免费享受送货安装的服务,但对江宁等部分区域就不负责送货了,更别说免费安装;
1、这个问题我已经让市场部查了,好像不是这样的,我希望记者同志在写作的时候一定采访扎实了再写可以吗?
附:皇明服务规范/标准:
1、服务装备标准:绿色服务车、专业工具箱、全套工作装、工作上岗证、进门穿鞋套、工具放垫布、作业戴手套、定向指南针、垃圾清洁袋、出示收费价格表、留下服务联络卡
2、服务时间标准:24小时电话值守、24小时上门设计、按需安装、48小时服务到位、72小时内电话回访、滚动巡检、终身上门服务
3、服务素养标准:不喝用户的水、不抽用户的烟、不吃用户的饭、不要用户的礼品、不用用户的卫生间、不借用户的工具
4、服务感动标准:统检服务、送一份洁净、冬天好用科普(展示“管路保温管”模型及冬季使用常识讲解)
5、绿地毯服务的理念
6、服务宗旨:冬天好用是标准
7、服务准则:做一次服务,送一份洁净
8、服务内容:电话导购、现场演示、免费设计、免费送货、免费安装、讲解咨询、电脑建档、快车服务;
9、服务承诺:24小时服务热线、48小时服务到位、365天节假日照常服务。
总编先生,以上的一些回答就是我对贵报近日来关于太阳能下乡事件系列报道中部分问题的回答。太阳能产业对我而言,已经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会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和全部的勇气与努力推广其健康发展。我今天的举动真的没有其他意思,只是希望我们可以坦诚的沟通,共同促进太阳能事业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我希望媒体和行业多沟通,说出真相,保护行业健康发展,不要在一些问题上玩“躲猫猫”游戏。
四:关于我、皇明集团以及太阳能产业。
关于我:
一直到我快成年的时候,爸爸、妈妈和奶奶都担心我这个小“黑五类”找不到媳妇,他们一直商量着如何在乡下的老家为我介绍一个对象的事情。
我是吃苦长大的,所以到现在一直保持着每天十多个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几乎没有过什么节假日。
所以,我坚信个人努力可以改变命运。
几十年下来,起初被逼的也罢,现在主动的也罢,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已经成为了一种日常生活。因为我知道,如果我和我的同事们不这样,皇明集团及中国太阳能产业还真的会沦落到像贵报所描述的那种境况。
我认为一个家族最重要的不是短时间的巨额财富拥有,而是长久保持一种通过自我努力改变命运的奋斗精神。
1958年,祖籍江苏的我出生在山东聊城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
1978年,中国恢复高考,我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大学的第一堂专业课上,石油矿场专业的奠基人陈如恒教授的一句“中国石油只能开采50年”给我埋下一颗忧患的种子。毕业后,我进入德州石油系统工作,但是我越干越痛苦,陈教授的话时时刻刻影响着我,我了解石油的价值,石油这么珍贵,快没了,怎么办?而我还要多找石油,快找石油。我崇尚个人奋斗的,奋斗半天却发现是一个死胡同,在我有生之年自己没事干了,自己给自己掘坟墓。最后我也很恐惧,我不愿意为这个夕阳产业做陪葬”。
如果说陈教授的话我埋下了新能源的种子,那么女儿的出生,则最终促使我从石油折身而去,走向太阳能。女儿一岁多时,环境的污染已经很严重,作为一个父亲,为了女儿的蓝天白云,“为了子孙的蓝天,您可以不用皇明,但您应该用太阳能!”这种对未来能源和女儿未来生存环境的担忧之情,慢慢转化为一种责任,一种对子孙后代的“忧患”意识,而“忧患”和“使命”意识不断地激发我和我的团队为这一伟大愿景不懈努力和实践。
1995年,我以我名字的谐音,创立了皇明太阳能有限公司。这无疑是将自己的名字卖了。如果做砸了,不仅仅倾家荡产还会身败名裂(虽然以个人名字命名公司,在国际上不少,但在中国并不多)。卖掉名字的背后,是时刻提醒我和我的团队,并让千千万万的消费者以及社会监督,皇明产品是个人信誉和品格的象征,保证产品的品质,就是维护了我个人的声誉。
2003年,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5年、2006年两次全国人代会上,提案“建筑节能法”。
2006年5月,应联合国总部特别邀请,作为主讲嘉宾登上联合国讲坛,向世界100多个成员国及几十个国际组织介绍了皇明创造的中国太阳能的可持续模式(简称皇明模式),成为登上联合国讲坛的中国企业家第一人。
2006年12月,被中宣部、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环保总局、文化部、共青团中央等七部门联合授予“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称号,是当年唯一入选的企业家代表。
2007年3月,被世界自然基金会授予“中国可再生能源突出贡献奖”、被亚洲制造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制造业十大领袖”;
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2008年9月,当选国际太阳能学会副主席,10月正式任职,成为中国担任国际太阳能权威学术机构领导职务第一人。负责全球太阳能科技向工业界转化,太阳能科普教育和会议发展。
我对自己的几点工作总结:
1、下海之前,个人亲手生产、安装了400多台太阳能热水器,亲自指导并参与安装了数万台太阳能热水器;
2、与皇明团队,自1995年创业起,在全国开展太阳能万里行活动,启蒙了中国太阳能市场,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太阳能推广普及路子,催生了一个富有强劲竞争力和巨大潜力的太阳能产业。
3、带团队自行设计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条真空管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开创了太阳能真空集热管高品质、规范化、大规模自动化生产先例;
4、在皇明集团建立了世界太阳能行业中检测项目最全最精细、检测标准最高、太阳能检测最专业的检测技术中心,提高了太阳能行业的整体检测水平;
5、开创了太阳能产业的工业体系,为中国乃至世界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商业推广提供了借鉴,解决了世界太阳能工业化的难题,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太阳能的产业化,为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树立了样板。
6、创造的中国太阳能可持续模式(简称“皇明模式”),为全球能源替代寻求解决方案,提供样板。
7、代表中国民间提出了开源、节流的能源建设方向,拟出了第一份“近期替补”、“远期独有”的能源替代时间表,阐述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光明前景。开源是寻找常规能源的替代品,拓展能源的新来源,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节流是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近期替补”,即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能源10%,其中太阳能占5%;“远期独有”,到2060年后替代90%以上,太阳能占50%。
8、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议案的领衔提案人,“催生”了这部国家法律的颁布实施。在第一次参加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联合了60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可再生能源法议案,于2005年2月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并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法律从议案变成条文,再到颁布实施,速度之快在中国立法史上是罕见的。
9、2007年提出的节能降耗建议,成为全国“两会”十大热点之首,新华社、人民日报、CCTV等国内主流媒体,以及挪威、日本等国际媒体都给予了重点报道。在全国率先提出“G(绿色)能源替代”战略,建议用太阳能光热大规模替代工业、农业、建筑、生活热能,大力推动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G能源替代”战略被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10、 2007年1月因为对农村边远地区及贫弱残等捐助太阳能等被中华慈善总会评选为“中华慈善人物”。多年来,皇明坚持“感恩自然、奉献社会”,主动担当起作为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并一直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